第六十五章 休战息兵的希望-《水浒新秩序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除了必要的留守人员,仅这三个方向最大可聚集二十万左右的勤王大军。

    再加上各地响应勤王诏自募军队的“义民”武装,与死守坚城的京营兵马相互配合,不敢说一定能打赢同军,起码和谈时更有底气一些。

    可惜,这些只是理论上数据。

    现实的情况却是为了实现以战争手段摧毁更多的陈腐势力的目的,徐泽提前大半年时间就故意泄露了即将用兵赵宋的信息,以让后者调集力量做好战争准备。

    但赵宋朝廷的应对却极其迟钝,除了迁都临安避敌外,赵宋君臣一直都是被形势推着走,根本谈不上主动应对。

    因而,当徐泽发动讨宋之战,赵宋王朝从朝廷到地方都乱作一团。

    以勤王之事而言,尽管教主道君皇帝在甩锅给赵桓跑路之前就下达了勤王诏,但各地兵马的反应速度和勤王决心并不一致。

    如辛兴宗和李孝忠这等勤王诏下发之后就立即起兵响应者,其实只是极少数。

    更多的人或者已经完成开拔,却走一程歇一阵。

    甚至,有不少兵马已经走到了相距南阳府只有三四百里的地方,仍要再歇一歇,借口很正当——等待后续勤王大军,坚决不给同军逐个击破的机会;

    或者,鼓励治下百姓“共赴国难”,趁机狠狠刮一层地皮之后,再以军队久不习阵难堪大用为由先抓一段时间的训练再说;

    或者,干脆再狠一点,直接刮地皮刮得激起民乱,就更有理由不用派兵勤王了。

    这一切乱象的背后,其实都是大宋军力不振屡屡败于同军的必然结果。

    数十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正规禁军都打不过曾经弱小的同军,靠现在七拼八凑的勤王兵马急着赶上去,除了白白送命,实在想不到其他的可能。

    大同帝国蓄谋已久,大宋这次很有可能顶不住,搞不好就会被灭国。

    既然结果已经注定,又何必做无谓地牺牲?

    还不如趁着天下即将大变,保存实力静观时局变化。

    毕竟,王朝鼎革之时,有粮有兵有地盘的一方诸侯就算不能争霸天下,至少也能在投靠强者时把自己卖个好价钱。

    可若是平白消耗了这些宝贵的资源,真等到天下大乱,怕是自己的小命都难保。

    如此形势下,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该如何选择。

    抛开这些别怀心事光吆喝不行动的文武官员不谈,真愿意勤王的忠臣义士也面临很多现实问题,不是想勤王就一定能赶到临安的。

    先是募集私兵准备勤王的各地大豪,是不小的隐患。

    其中影响力最大的还不是已经被朝廷通缉的李孝忠,而是曾被教主道君皇帝请到东京“论法”数年的妖人钟相。

    据说,其人已经在洞庭湖周边拉起了数万人的队伍,也算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。

    只是,这些横行一方的地方大豪虽然响应了勤王诏起兵,动机却非常可疑。

    到目前为止,仅有李孝忠一人真将自己的队伍拉到了临安城下勤王,其余募集私兵者则还在“打造器械,抓紧训练”。

    至于这些人训练好了,是要对抗同军,还是对抗朝廷割据一方,就只有天知道了。

    还有一年前借隆德府之乱拥兵自重并祸乱数路的军头李成,也积极起兵勤王。

    其部的驻地在南阳府东南方向的淮南东路光州,最佳勤王路线应该是顺淮水西进京西北路的信阳军,然后北上蔡州,再经唐州进入南阳府。

    但李成起兵后,却出人意料地跑到了南面的黄州,要求守军放开城防让其部就地补充并休整。

    理由是其部实力有限,恐途中遭同军偏师打击,需汇合其他勤王兵马方可前行。

    黄州地处淮南西路西南角,与京西北路、荆湖北路相连。

    其治所黄冈县位于长江北岸,与荆湖北路鄂州武昌县隔江相望,朔江而上百余里,便是江防重镇江夏县(后世的武汉)。

    李成借着勤王之机冲入黄州,实际已经跳出了朝廷为其限定的困兽之地——光州。

    若让其部站稳脚跟并继续南窜,进入钱粮丰足的荆湖北路,再汇合人数虽众战力却有限的钟相部乱民武装,后果将不堪设想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