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杨明志,他更加震惊于朱可夫的战略眼光。虽然和那个位面的战争走向发生了一点变化,看起来这些变化都是有利于苏军和国际盟军的。 戴上眼镜的杨明志站在桌案一边,他清楚的看清那几座关键城市的位置。 布良斯克,奥廖尔,苏军在这两个城市必然与德军爆发激烈争夺战。 而最关键的,还是布良斯克东南方向的库尔斯克。 库尔斯克战役?这个位面上,1943苏德双方的战略决战,它还会在库尔斯克进行么? 杨明志不禁陷入沉思,如若战争进程就是按照朱可夫的大胆推演进行,1942年年底鲸吞德军第四和第九集团军,1943年夏解放布良斯克和奥廖尔。 且慢!解放布良斯克?! 杨明志的眼神情不自禁的震颤起来。只要苏军成功夺下布良斯克,他们只要再努力一点就到戈梅利了。如此,游击共和国的“孤岛”状态,说不定在1943年夏季就能结束。 按照原本的历史走向,结束了库尔斯克战役的苏军乘着余威未尽解放了基辅和契尔尼戈夫。杨明志一直希望战争就是这样的走向,所以才在离开游击共和国放出豪言,所谓1943年十月节左右,自己将亲率主力大军抵达第聂伯河河畔,他还要求留守发展的耶夫洛夫提前准备好搭建浮桥的大量松木。 一切仿佛都清晰起来。 斯大林眯起眼睛:“看来,我们不得不扩大北方的战略规划。” “是的。我认为,如果我们存有机会就必须完成它!”朱可夫刚毅的回答道。 “那么您觉得我军要为战役筹备多少兵力?” “这……”朱可夫想了一下,接着脱口而出;“二百万人。我觉得二百万人足够了。” 二百万人!这一数字弄得斯大林下意识的拍拍耳朵,以确定自己没听错。 不仅是斯大林,在场的科涅夫、普尔恰科夫,以及杨明志,大家都为这一数字震惊。 朱可夫,他不愧是被称之为“大手笔”之人,嘴唇上下一动,他就打算集结二百万大军去进攻德军。 “二百万人就足够了么?”恢复冷静的斯大林质问说:“您的想法真是大胆,在我们之前的计划上,为斯大林格勒投入反攻准备的战略兵团,总兵力也才一百万人。难道我们要攻占斯摩棱斯克,还要准备二百万人?!同志,您应该很清楚,我们一线作战兵力是多少。” “是!我很清楚。”朱可夫面不改色的回答,“我军一线兵力始终保持在六百万人上下。” “所以,您希望集结我军三分之一的作战力量,去强攻德军的两个集团军?德军有多少人?难道他们有一百万人?您犯得着计划用这么多兵力去作战?” 直到现在,朱可夫依旧没有一丝的犹豫。 他继续解释:“斯大林同志,我很清楚您在担心什么。如果我们在一个点投入太多兵力,是否会导致其他部位的兵力空虚?这确实是值得考虑了。不过我的意思,并非是全部投入二百万人用于作战,如此众多的兵力,他们各有自己的任务。有的负责牵制,有的负责佯攻,有的负责主攻。我们还要组建预备队,以应对变化莫测的战局。” “但是即便如此,将参与作战的两个方面军,兵力并没有达到二百万人。还因为八月份的作战,我军伤亡很大,直到现在,我军还没有恢复到进攻之前的兵力。” “这就需要加大征兵的力度。”朱可夫说,“七月底到八月中期的作战,我军伤亡很大的原因有很多。其中一点,便是德军中存在一些精锐部队。那些部队中,每一名士兵都是精英,这种人放在任何新组建的部队,都是可以担任班长或是排长。” 斯大林猛然抬起头;“难道,我们的战士就不是精英了?难道远不如他们?” “仅就目前的情况,却是如此。斯大林同志,您不能奢望一群训练仅有一个月的农民或是工人,就能具备很高的战术素养。我们面临的敌人,或许……”朱可夫停顿了一下,接着看向默默立正的杨明志。“或许我们的别列科夫同志很有发言权。他的部队与德军第100军交过手,而这支部队,我保守估计作战兵力高达四万到五万人之间。他们实力强劲。” “第100军?”斯大林随即看向杨明志,“别列科夫同志,请告诉我一切。” 第(3/3)页